为了更好的实地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66次到福清调研、19次现场办公留下的思想财富和实践成果以及福清华侨华人的奋斗精神与家国情怀。7月6日,我院“侨乡新程·青年足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与“侨青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联合走进福清侨乡博物馆林绍良陈列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福清侨乡博物馆林绍良陈列馆不仅是展示林绍良等华人华侨创业史的重要窗口,更是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践行“以侨引侨、以侨引台”理念的历史见证。1991年,在侨领林绍良与福州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元洪投资区应运而生。这是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亲自推动建设的成果,也是我国最早的“侨办”开发区之一。当时,元洪投资区规划在投资区内筹建钢铁厂、造纸厂、油脂厂、面粉厂等企业,其中面粉厂就与林绍良投资的食品产业紧密相关。林绍良旗下的印多福食品公司,其速食面品牌营多面(在印尼被称为印多面)曾因价廉物美,迅速风靡印尼全国,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80%,解决了不少下层贫困百姓的温饱问题,展现出其在食品行业的影响力。如今,元洪投资区已形成以粮油食品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食品加工类企业众多 ,成为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的重要支撑。 在福清侨乡博物馆林绍良陈列馆,全体实践队员参观了“亲、诚、惠、容”4个主题展厅。展厅内,一个个浓缩历史的老物件、一张张记录往昔的老照片,将以林绍良先生为代表的融籍侨贤背井离乡的艰辛创业史徐徐展开。他们远渡重洋,白手起家,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灵活敏锐的商业头脑,在异国他乡闯出一片天地。同时,这些侨贤们始终心系桑梓、胸怀家国,积极投身福清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除了投资元洪投资区,林绍良早在1980年就与十多位海外乡亲共同出资1000万美元,在家乡兴办福建省第一家外资企业清华糖厂,为家乡发展注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彰显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家乡发展的殷切期望。 海丝文化中开拓进取、交流融合的精神在侨胞们的奋斗历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队员们看到了海丝文化如何跨越时空,在侨胞们的拼搏中延续着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内涵。侨文化里的家国情怀更是深深触动着每一位队员,让他们明白无论走多远,对故土的眷恋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始终不能忘。


展望未来,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在参观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发挥自身“食品+”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续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篇章。